你知道古代皇帝怎么过"平安节”吗? | |
发布时间:2015-12-25 10:13:51 点击:868次 作者: | |
今晚是平安夜,大街小巷各种昂贵的平安果似乎都在喊“吃我吧,吃我吧”。这一自西方传入的基督信仰节日,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人乐于借此表达“平安喜乐”的祈愿。平安夜,已不再是单纯的节日,它承载的,是人的盼望和心愿。 看着别人都成双成对的平安去了,孤单的你,是否和小编一样感到空虚寂寞冷了?其实不只你这样,古代皇帝也差不多,不信,看看中国古代的皇帝是怎么过平安节的—— 皇帝嘛,九五之尊,电视剧咱不都看了吗——“万岁万岁万万岁”,照例来说,是这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了。可中国皇帝还有个别号——“天子”,可见皇帝有老爸,有老爸当然就得孝顺,就得向老爸求平安,这就有了特有的求平安的祭祀传统。 “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之说,咱都听说。中国讲求礼法,夏朝就有了礼法的雏形,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别看平时牛哄哄,到了老天爷面前照样是儿子。祭祀天地的最大目的,说到底还是求个平安,求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是天子嘛,这事当然得他来出面。所以,历朝历代,对怎么过平安节讲究得不得了。天坛地坛社稷坛,一个个坛里装的可都是中国皇家长治久安的心愿哪! 常规的祭祀算是平安节了吧,还不是,历史上最牛掰的皇家平安节,还得数泰山的封禅大典!
别看中国人平时不待见嬴政,他这一举动着实挠得无数后辈心痒痒。正是由于历史上历朝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得泰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泰山才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的“国山”,从而在名气上凌驾于其他名山之上。
说白了,就是告诉天上的父:儿子我这几年业绩很好,谢谢您的恩赐,求你继续让我和我的老百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首先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 其次,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狭窄,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为了让天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 “泰”“岱”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以后的封建统治者都认为泰山是能通天的神山,中国古代帝王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要借泰山的名气了,久而久之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追求的大事之一。 封禅大典每朝每代皆有不同,但相同的一点是规模浩大,乌泱泱的人都往泰山涌。
说了这么多,哪些皇帝有资格参加封禅大典呢? 秦始皇
宋真宗 什么,连“唐宗宋祖”都没进入到这个名单!真是几百年才出的大节日是不是! 你说皇帝孤独寂寞冷吗?当然,因为高处不胜寒嘛!可还是得来泰山来过这么隆重的“平安节”,一是出于政绩的显摆,二是对天地心存敬畏。今天咱们求平安,吃个苹果就完事,在这点上,真的是没有古代皇帝的那么认真。他们过的,也才是真正的平安节。
祝各位平安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