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第一报专访隋俊华:《酝酿“中国味”》下篇 | |
发布时间:2016-01-13 16:13:35 点击:724次 作者: | |
致力健康产业,力担社会责任 隋俊华创办的浙江新友控股有限公司,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是很多人对他的另一重身份——陕西朱鹮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却比较陌生,甚至质疑。而面对质疑,隋俊华保持了一贯的冷静和睿智。多年后,隋俊华曾这样对员工说:一是为了知音,二是履行社会责任。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眼见到朱鹮鸟,它们在深邃的秦岭飞翔,翅膀勾勒出一幅绝妙的版图。我深信这群鸟能带着馥郁的酒香,飞出秦岭,飞向未来。”隋俊华谈起他的朱鹮情节,深情款款。朱鹮,素有“东方宝石”的美誉,当全球的朱鹮鸟都难觅踪迹的时候,陕西洋县,却以七只野生朱鹮鸟的重磅消息震惊世人,在工业化的今天,这里竟然恪守着拒绝农药化肥的传统。 学者仔细研究朱鹮鸟的栖息环境,发现了黑米和朱鹮的种种联系——在朱鹮游戈的区域,是黑米的普产区;在朱鹮觅食的区域,是黑米的优产区。黑米,这一历朝历代的皇家贡米,这一被《本草纲目》收入并有“药米”和“长寿米”之称的自然杰作,被众人争相追捧。 黑米能为洋县带来什么?有限的产区、产量,极高的营养价值,该如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这被远在杭州,善于把难题变为机会的隋俊华关注。“造出一瓶黑谷有机干红!创造全球谷物类的有机干红!”发声的,是他和他身后的坚实团队。 作为一名优秀的浙商,隋俊华始终秉守“有梦想、有激情、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理念。到2006年,隋俊华的新友总资产已过亿,形成了高档餐饮业终端直销渠道、二三级市场分销体系等五大渠道并存的网络格局,在浙江拥有超过300家分销商的大型商贸企业。但此时的隋俊华为企业的发展想的更远:企业要再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即做贸易的同时塑造自己的商品品牌;“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责任精神在他体内激荡,当有一定的资产积累时,投资实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好多就业岗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营养、健康、绿色的酒类饮品,尤其如黑米有机酒,必将受到消费群体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2006年,隋俊华斥资4000多万元收购了已经停产的陕西朱鹮酒业有限公司,以后,又追加投资超过一个多亿。 当问到为什么要选择做黑米酒这个产业时,隋俊华不假思索地说,十多年前做黑米酒代理时,在酒厂结交了很多好友,对洋县有深厚的感情,从此也与黑米酒结下不解之缘。“投资黑米酒产业,确有冲动的情分,但这种‘冲动’实际上归结为一种情感,或者说是一种‘情结’。”在酒饮行业打拼了多少年,隋俊华把自己运作的每一个产品都比喻成自己的孩子,并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感情。 “很多朋友说我这个投资要亏了,但我始终相信黑谷酒未来一定能做强做大。有五六年时间,虽然企业每年亏损近1000万,压力不小,但是我还是一直在坚持。而且,为了更好地保持原料及生产基地水平的建设、提升,在这十年来,公司没有欠当地一分钱,并与洋县当地各方很好地融为一体,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谈到此,隋俊华欣慰地说道。实际上,这也充分彰显了他的诚信、执着、责任风格。 为了在食品危机中探寻到一条健康、安全、绿色的道路,隋俊华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摈弃不绝于耳的“忠告”,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黑米长起来了,现代化的厂房盖起来了,ISO9001、HACCP、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等六大体系通过了,名牌证书拿到了,朱鹮黑米酒、黑谷干红酒成为国内发酵酒行业第一支有机酒,黑谷酒走出了秦岭,产品覆盖了南北两岸,甚至发展到国际市场,并建设了原料种植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有机标准管理,为把洋县打造为国家级有机产业示范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西北农林大学的专家处,隋俊华看到了黑谷有机干红酒样的检测报告。数据精准表明——黑谷有机干红酒体中氨基酸种类高达22种;花色苷的含量也堪称高产——而它正是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的使者。拿到那份分量十足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隋俊华坚定了他的“再创业”,带着同伴共走一条有机健康之路。“零污染、零添加、全程有机”是一套有机运行的体系,正是有了体系的保障,黑谷酒的口感和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而争创中国谷物类有机干红的领军者,任重道远。由于作为低酒精度的黑谷有机干红酒有“使用有机原料、洋县黑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全程按照有机食品生产的规范操作”三个特点,隋俊华坚信,黑谷有机干红酒,不仅仅是一种酒,更代表了一种追求健康、轻松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未来黑谷有机干红酒将是一种消费潮流,也一定能将黑谷有机干红酒的品质做的更好。 朱鹮黑谷有机干红酒的发展态势,让隋俊华感到欣慰。他高兴的告诉记者:“市场和消费是朱鹮黑谷有机干红酒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市场推广的核心问题,未来时间里,我们将加大力度全面运作内地市场,大力推进黑谷有机干红酒这一‘中国人自己的红酒’的全国招商工作。” (全文完) |